|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
 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重点专科信息库 > 中医药文化 > 中医药文化
 
对中医脏腑理论的误解——与耿世钊商榷
2010-09-08 00:00:00 出处: 作者:
 
    《中国中医药报》9月1日载耿世钊“心这样主神明”一文(以下简称“耿文”),把中医的“心”误解为西医的“心脏”,说成是与“西医所讲述的心脏是同一套为机体供血的组织结构”;又以“脑病源于心”为据,论证为机体供血的“心”能“主神明”。这是对中医脏腑理论的误解。
    脏腑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,故历来受到重视。当代中医界对古人论述较少的脑与五脏的相关性,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属于常识性的正确认识:即在脏腑理论中,古人把有关脑的生理和病能,多分别归属于五脏。也就是说,五脏皆与神明相关,其中尤以心、肝、肾三脏为主;心、肝、肾的功能也就概括了脑的功能,中医“心主神明”的实质和物质基础主要就是西医的脑的功能,中医的“心主血脉”的实质主要就是西医的“心主血运”。这同时也就否定了中医心、肝、肾三脏与现代医学同名三脏器的结构或功能完全通约的可能。
    现在耿文再把中医的心与西医的心视为“同一套组织结构”,实为落后的对号入座。中医学的心是对心脏和大脑等多脏器的生理功能、病理现象及有关入心经中药药理反应规律的概括和总结,在这种概括和总结中又借用了中国古典哲学,从而又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性和虚拟性,其中有些内容是不能与实际事物对号入座的,例如心与小肠相表里,只能在用清心火的中药治疗心火移热于小肠(如尿道炎)的治疗中加以体会,主要是一种病理现象和药理学现象,而不一定是对正常生理功能规律的概括。
    所以,中医“主神明”的“心”决非如耿文说的是与“西医所讲述的心脏是同一套为机体供血的组织结构”。(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)
 
 
 
 
相关内容
 
无相关信息
 
 
 
首页 | 科室概况 | 专家简介 | 专科建设 | 媒体报道 | 交流论坛
Copyright ◎2006-2030 营口市中医院内一科 版权所有
医院地址:营口市站前区建设街89号 电话:0417-2672141 2672142
备案/许可证号:辽ICP备08000919号

SEO [PR] 敋懍!柍椏僽儘僌 柍椏儂乕儉儁乕僕奐愝 柍椏儔僀僽曻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