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_blank" title="中药材:射干">射干3两。又1本无旋覆花、干姜大黄、杏仁、橘皮)。

【制法】 上为末,蜜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 脚气夏盛秋歇,毒气既谢,风缓犹在,若诸病皆退,但苦食腹胀不安,为气在咽喉,吐不出,咽不入,心闷痰满,食已吐酢水者。

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10丸,1日2次。利多减之,不利加之,常令微利,觉病退则止,发便服之。

【注意】 不可常服,令人瘦。忌羊肉、饧、桃、李、雀肉、酢物。

【摘录】 《外台》卷十九引苏恭方

页首

方出《外台》卷十九引苏恭方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二四五:昆布丸

【处方】 昆布8两,射干4两,茯苓2两,干姜2两,羚羊角屑3分,橘皮3分,杏仁5分(去皮尖双仁,炒),荜茇6分,吴茱萸6分,大黄6分(大小便闭涩者,大黄无不须用)。

【制法】 上为末,蜜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 下气消胀。主诸脚气,定时候间满腹胀,不能食者。

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15丸,利多服7丸,以意消息。气发服已前丸得定,如不定,作槟榔皮汤压之。

不能食者,加白术6分,曲末10分。

【注意】 忌酢物、桃李、雀肉。

【摘录】 方出《外台》卷十九引苏恭方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二四五

页首

《外台》卷十引《古今录验》:昆布丸

【处方】 大黄1两,消石1两,海藻(洗)1两,水银1两,昆布3两(洗),苦瓠瓣40枚,葶苈半升(熬),通草2分,桃仁50枚(熬)。

【制法】 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 胸满上气。

【用法用量】 先食服3丸,1日2次。

【摘录】 《外台》卷十引《古今录验》

页首

《医心方》卷十六引《陶氏效验方》:昆布丸

【处方】 昆布2分,松萝2分,海藻5分。

【制法】 上为末,白蜜为丸,如李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 瘿病。

【用法用量】 含咀嚼,咽其汁,日3次,夜1次。

【摘录】 《医心方》卷十六引《陶氏效验方》

页首

方出《外台》卷二十三引《肘后方》,名见《医心方》卷十六引《范汪方》:昆布丸

【处方】 昆布、海藻各等分。

【制法】 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杏核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 颈下卒结,囊渐大欲成瘿者。

【用法用量】 含,稍稍咽汁,1日4-5次。亦可酒浸服。

【摘录】 方出《外台》卷二十三引《肘后方》,名见《医心方》卷十六引《范汪方》

页首

《圣惠》卷九十二:昆布丸

【处方】 昆布3分(洗去咸味),茴香子半两(微炒),木香1分,甘草(多微赤,锉)1分,黄柏(锉)1分,丁香1分,烂牡蛎(生用)1分,铜青1分。

【制法】 上为末,用枣肉和丸,如麻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 小儿骨疳攻注,连肾外囊肿胀,或疼,或偏坠。

【用法用量】 1-2岁儿,每服3丸,空心以熟 SEO [PR] 敋懍!柍椏僽儘僌 柍椏儂乕儉儁乕僕奐愝 柍椏儔僀僽曻憲